【e启思政,培根工程】 典故见初心第十六期黄旭华:核潜艇上的爱国赤子

发布者:数字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25-02-10浏览次数:11

【e启思政,培根工程】 

典故见初心第十六期

黄旭华:核潜艇上的爱国赤子

在共和国的强军征程中,总有一些隐姓埋名的身影,以无畏勇气与卓越智慧,书写惊天动地的奉献华章。“e启思政·培根工程”典故见初心第十六期,聚焦“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讲述他深耕核潜艇事业、矢志报国的动人故事,诠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家国情怀。

矢志报国:投身核潜艇事业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汕尾,成长于家国动荡岁月,早早立下报国宏愿。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从零起步,带领团队攻克无数技术难关,为筑牢我国海疆安全屏障,打造“国之重器”奉献毕生心血,让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挺起国防安全的“水下脊梁” 。



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耕耘

为守护国家机密,黄旭华甘愿“人间蒸发”。从1958年投身核潜艇研究起,他与家人“失联”三十余年,将青春与热血,浇筑在深潜器的研发里。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中,他和团队靠算盘、计算尺等简陋工具,推演核潜艇关键数据;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自主创新,突破“水滴线型”“核动力装置”等核心技术,让中国核潜艇事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用默默坚守诠释“爱国高于一切”的信仰 。

功成不居:书写大写的人生

黄旭华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贯穿核潜艇事业始终。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诸多荣誉加身,他却始终谦逊如初。即便年逾九旬,仍心系核潜艇发展,为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奔走,把个人成就融入国家需要,用一生践行“许身报国”的誓言 。

从青春到暮年,黄旭华以“核潜艇上的爱国赤子”之姿,诠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e启思政·培根工程”借他的事迹,传递“忠诚、奉献、创新、担当”的精神密码。在实现强国梦的征程中,黄旭华的故事是照亮前路的灯塔,激励新时代青年以爱国为魂、以奋斗为笔,在各自领域书写“隐姓埋名亦无悔,矢志报国写春秋”的壮丽篇章,让“国之重器”的光芒,护航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