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启思政,培根工程】
典故见初心第十期
一生择一事,守护敦煌半个多世纪
在历史文化传承的漫漫征途中,有这样一位“敦煌女儿”——樊锦诗,她将大半生岁月奉献给敦煌莫高窟,以五十余载坚守,书写文物保护的动人篇章,诠释“初心如磐,一眼千年”的使命担当。
结缘敦煌,开启守护之旅
20世纪60年代,风华正茂的樊锦诗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奔赴西北戈壁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彼时的莫高窟,虽藏有千年艺术瑰宝,却受自然侵蚀、人为影响,处境堪忧。樊锦诗毅然扎根,一头扎进洞窟研究与保护工作,从此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
深耕保护,攻克重重难题
在敦煌的岁月里,樊锦诗直面诸多挑战。为延缓洞窟壁画、彩塑衰老,她带领团队钻研保护技术,探索科学监测、修复方案。面对游客增多与文物保护的矛盾,她创新思路,推动“数字敦煌”工程,运用数字技术采集、存储洞窟信息,让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为可能,为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树立典范 。
入党誓词,映照使命初心
入党后,樊锦诗更是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融入守护敦煌的每一步。她把文物保护与国家文化传承使命紧密相连,带领团队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保护管理体系,让莫高窟保护事业不断发展,让“莫高精神”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岁月沉淀,铸就不朽功绩
从青春到暮年,樊锦诗用一生践行对敦煌的承诺。她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等诸多殊荣,却始终谦逊如初。如今,虽已至杖朝之年,她对敦煌的牵挂从未停歇,其事迹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投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使命。
樊锦诗的故事,是一位文物守护者的坚守史诗,更是国家文化传承事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时代,她的精神将继续指引更多人,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古老文明在传承中绽放新光彩,让“一眼千年”的奇迹永续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