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启思政,培根工程】
学生聊时政第十四期
情满春运路
一路欢歌一路情
随着春节的到来,一年一度的春运也跟上了脚步。春运是一条漂泊与温暖的纽带,将迫切回家的游子的心与在家焦急等待的家人的心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作为中华民族每年都要经历的春运,今年更是因为申遗成功而添加了别样的风采,听说在回家某个列车上表演了非遗的小绝活,快来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闫昱颖
数字经济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随着这句耳熟能详的话语,今年的春运缓缓拉开帷幕。什么是春运?春运,是春节阖家团圆这一核心价值的生动体现,是春节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传播方式。各地游子带着对家的思念,踏上了回家的道路。再拥挤的车厢也挡不住回家的心,再堵塞的道路也掩盖不住回家的激动,沉甸甸的行囊里装满了牵挂,恍惚间回家的人们都悄悄的插上了“回家的翅膀”。
中国春运路,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它是一段归心似箭的旅程,跨越大江南北,与千家万户密不可分。回望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摩肩接踵的人们走进绿皮火车,举过头顶的蛇皮袋装的是回家的迫切,车厢里人挨挨挤挤,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回家过年!火车很慢,却承载着万家灯火,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车站“长大了”,变得越来越先进,但是唯一没变的还是人们迫切回家的心情。
2025年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随着春运的到来,在疾驰的火车上,非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旅客们的归家之路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2025年1月14日,当天是春运首日,在D87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举行了“一路欢歌一路情”中老铁路跨国春节文化主题活动 活动通过歌舞、魔术和杂技等内容讲述中老铁路和沿线地区的发展变化,为旅客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文化盛宴。
春运构建起庞大的人口流动网络,恰似一张无形却有力的文化传播大网。在这一过程中,春节文化的基本理念,如团圆、亲情、传承等,被带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归乡途中相遇、交流,各自携带的地域文化与春节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不断丰富和拓展着春节文化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
对我而言,如果说春运是归家的必经之路,那么非遗文化就是一条文脉,连接着历史与未来。从西宁火车站的书法公益活动,到新乡东站的民俗表演与传统技艺展示,从洛阳龙门站的河洛大鼓与剪纸互动,到连云港高铁站的非遗绝活齐聚,再到延安站的安塞腰鼓、陕北说书,以及泉州站的提线木偶戏和簪花围体验等。我们得以一窥这一幕幕独特的文化盛宴,重拾对非遗之美的热爱与尊重。一次次文化暖旅的“抵达”,不仅是一次次文化盛会的呈现,更是对我们共同文化记忆的珍视与纪念。在这些独特的文化之旅中,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守护者,传承者。也希望大家在回家过程中注意安全,过个好年!